管理政策

一、管理制度与标准化建设
    1.合作管理机制
    建立长效的合作共建与管理制度,采取“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由地球环境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组建台站管理委员会。发挥院地合作优势,为黄土高原关键带站与地方政府部门保持长久的良好合作提供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台站科技成果在治沟造地、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草)等重大生态工程和生态农业领域的落地与转移转化。
    2.运行保障机制
    完善台站学术进展交流和运行管理例会制度。每年就上一年度台站科研工作进展召开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年度学术交流会,并邀请学术委员会和领域知名专家指导,及时总结科研进展、凝练科研成果、探讨聚焦研究方向;每个季度召开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站务管理工作会,审议台站运行情况,优化台站运行管理,及时解决台站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完善制度建设
    根据台站发展需要,完善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制度建设。在台站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修订完善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实验室管理条例、国内外交流条例、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规则等制度;积极探索制定台站野外平台与仪器设备管理办法、访问学者经费管理办法等多项条例,不断改进试验站管理规范,保障台站科研管理工作高效运行。
    4.开放服务能力建设
    坚持开放的办站方针,围绕本站的研究方向和目标,长期与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持续通过对外开放合作,提升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影响力。依托国家站平台、CERN、ILTER 以及院士工作站、陕西重大科技创新基地等科技平台,完善试验示范区和扶贫培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提升向国内外科研院校提供合作研究、青年人才培养、科教实习的能力,提升向地方企业、合作社、基层技术人员、地方群众提供技术培训、科普服务的能力。
    5.标准化建设
    黄土高原关键带站是以地球关键带科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多圈层、多要素、多尺度系统观测和多学科交叉和综合集成研究,将填补国际地球关键带观测网络中黄土区观测研究的空白,为地球关键带科学做出突出贡献。
   关键带野外站是国家野外站中的新系列,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导致不同关键带站、不同人员对地球关键带定位研究的理解和表达不统一,关键带国家野外站的建设和定位观测研究水平也参差不齐,特别是基础设施、仪器设备及观测方法等均不一致,导致观测数据千差万别,难以比较,亦不能为国家决策部门所应用。因此,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充分考虑到构建地球关键带研究标准体系的紧迫性,将充分保证1 个综合观测场和4 个观测区联网监测的统一标准。同时,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向国际优秀关键带野外站和其他关键带国家野外站相互学习、统筹衔接,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积极参与关键带野外站国际标准体系建设。
二、组织管理架构与学术委员会建设
    根据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的定位及功能特点,设立学术委员会和管理委员会。野外站的管理实行学术委员会指导下的站长负责制,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安芷生院士担任,副主任由傅伯杰院士、于贵瑞院士担任,表6 为学术委员会名单,学术委员会秘书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孙有斌研究员担任。黄土高原关键带站设站长1 名、副站长3 名;站长由孙有斌研究员担任,副站长由王云强研究员、金钊研究员和高光耀研究员担任。学术委员会由领域知名专家组成,负责审议台站研究方向、研究重点和重大科学问题。管理委员会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依托单位的工作成员共同组成,对台站运行建设进行宏观管理并提供资源保障,包括野外站运行维护经费分配、基础建设、引进重要人才、推荐正副站长等。站长负责台站运行管理和指导科研工作进展。台站下设技术支撑和管理队伍,负责野外试验观测平台和实验室的正常运行维护及管理、负责对外联系和台站事务性工作等。
三、软硬件条件设施建设
    黄土高原关键带站按照“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的建设要求,根据建站等级配备相应的软硬件设施设备。拟于洛川综合观测场新建办公楼和实验楼,分别设立办公室、实验室、样品室、储藏室、车库等,配备黄土高原高精度地形图、电话、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 配齐配足野外专用车、通讯工具、野外采样用具等基本装备。制定完善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站务管理条例、监测与试验数据共享条例、长期定位试验与采样管理规范、仪器设备及车辆使用管理办法等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管理制度,形成组织健全、制度完善、装备齐全、保障有力、处置高效的规范化管理体系。
四、科学数据等资源的汇交、管理与安全
    搭建科研人员和数据管理员的协同工作平台环境,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的科研人员与研究生及时将自己的科研数据汇交至信息系统;系统中建立课题组长对本课题科研人员与研究生汇交科研数据的审核权限,主要对数据的内容与科学性进行审核;数据管理员则对经过课题组长审核通过的数据,进行入库管理、数据存储形式整编,进而实现科研数据的信息化。逐步实现将黄土高原关键带站水分、土壤、气象、生物等生态环境全要素观测设备的监测数据实时监控、远程采集与存储以及云端发布,缩短野外监测数据的“生产-使用”周期,提高监测的实时性、安全性和高效性以及自动化水平。优化数据汇交工作流程,建立“数据汇交入库-审核管理存档-共享服务”三步流程。不断完善科技资源服务的规则制度建设,在有效保障台站权益、符合国家野外站规定的前提下,实现观测、研究数据资源动态发布,站内外科研人员线上申请,数据管理负责人实时审核,保证科学数据等资源的汇交完整、管理与安全。
五、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综合考虑现有人才队伍的优势与有待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围绕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青年创新团队建设、稳定支撑与示范服务队伍、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制定相应举措。未来五年,拟增设8 个研究员岗位,8 个副研究员岗位,10 个助理研究员岗位;同时,拟增设5 个固定岗位,用于增强观测、仪器维护、数据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支撑实力。
    未来五年,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凝聚学术队伍,紧密结合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开展研究,促进学科综合。拟培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优秀青年基金/万人计划入选者2-3名、中科院特聘研究员1-2 名、承担重大科技任务的领军人才1-2 名。遴选最具潜力的中青年科技人才,优先配备特别研究助理和研究生,组建青年创新团队,同时为团队聘请顾问专家,重点就团队发展和学科交叉建设等方面提供指导,以期实现梯度人才培养与特色成果产出的齐头并进。进一步细化支撑与示范服务内容,明确分工,确保队伍成员能各司所长;保留目前的固定人员编制数量,优化结构,使每项监测工作均有专人负责,防止一个人离岗后此项监测工作断档;鼓励并支持组织或参加相关培训,持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优化人员结构,实现人才的正常流动;合理绩效,充分体现支撑与示范服务人员贡献。
    鼓励对中科院“国际人才计划”等项目的申请,探索与国际地球关键带相关研究领域知名团队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聘请国内外相关领域著名学者以客座形式联合培养研究生,申请国际合作项目扩大人员交流与合作。此外,发挥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共享开放功能,构建以学术团队-学术带头人-业务骨干-流动人员为基本结构的人才队伍,促进固定研究人员与流动人员(国外、所外研究人员,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比例为1:1,稳步提升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在全球关键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
六、经费投入与保障措施
    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经费投入与条件保障机制,由台站主管部门、依托单位和合作共建单位通过稳定支持、项目支持、配套支持等多渠道多形式保障经费投入。台站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陕西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联合共建。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将在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建设与运行经费、人员编制以及相关鼓励政策等方面,给予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大力支持。
    未来五年,依托单位预计投入2970 万元用于支持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的建设和运行。其中,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已投入190 万元资金用于基础平台建设,每年划拨40 万元专项经费支持台站运行和基础设施维护,在“十四五”规划中,已部署350万元的修购专项,未来五年拟投入1900 万元用于土地购买、生活区和综合观测场地建设等;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每年划拨20 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观测区的日常运行和基础设施建设,已通过修购专项投入230 万元用于关键带观测研究平台的仪器设备购置;同时在“十四五”规划中,依托单位将通过设定专职工程师岗位、增加科研项目和仪器设备经费投入进一步支持野外站平台建设。在同等条件下,地球环境所和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优先支持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科研人员申报基金等科研项目,并在修购项目中重点支持黄土高原关键带站急需设备的采购。中科院、财政部每年以修缮购置专项项目的形式,支持台站试验平台修善和大型仪器设备购置。主管部门陕西省科技厅在政策、管理和项目方面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延安市和洛川县政府在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的建设中提供了政策上的倾斜;洛川黄土国家地质公园对黄土高原关键带站的住宿、办公、会议等场所的用地和建设方面给予了实质性支撑,保障了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黄土高原关键带站将严格执行台站运行管理制度,及时解决运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高效使用经费资源。充分发挥院地合作优势,保持并加强台站与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公司企业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发挥台站示范、服务作用。